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08奥运开战之际,据笔者统计,目前包含央视网本身在内,获得授权进行奥运视频转播的相关公司已达9家,分别是央视网、PPS.TV、新浪、网易、腾讯、搜狐、UUsee、PPlive、酷6。可以说,国内主流的视频网站基本都参与了竟逐,各个细分领域也最终分别有了胜出代表,可以说这场奥运视频转播战,本身就是一场行业分水岭之战。
首先,“新腾网”(新浪、腾讯、网易)PK搜狐,是典型的门户型视频厂商之战,但背后的竞争实质却是传统门户霸主地位的角逐。新浪一直以来都是中文门户资讯的老大,但“门户矩阵”特征的搜狐一直准备崛起,并欲将新浪取而代之,尤其是在获得奥运TOP赞助权益和资格后,这种气势更加逼人,而对于网易,门户虽是鸡肋,但仍旧难以割舍,腾讯作为后来居上的门户,野心自然更不会小,在这样的情境下,一场合纵连横的对抗自然不可避免;
其次网络视频直播领域,PPS.TV在上述9家公司中是最先获得奥运转播(直播+点播)授权,随后在该领域UUsee、PPlive的跟随性竞争,意味着PPS已经成为视频直播行业的领军。同样是转播奥运,其中大有乾坤,以PPlive为例,它拿到的仅仅获得央视1套和5套转播权,并且未获点播授权(是与酷6合作),这意味着其获得的授权并非完整的授权,从用户体验上将会有一定的困难。与PPS所拿到央视一套、二套、五套、七套(直播+点播)的全部3800小时的内容差距一目了然。
这一点有艾瑞iusertracker 2008年客户端软件最新数据可以作为辅证:PPS网络电视连续几个月在月度覆盖人数/月度总启动次数等方面都大幅领先PPlive、UUSEE、QQlive等竞争对手,而在全中国软件产品中PPS网络电视名列第32名,PPlive、QQlive、UUSEE则分别名列第35、44、63位。
最后则是视频分享领域,酷6的全线出境,着实有点让人大跌眼镜,本身在这个行业中,土豆、优酷、56是三强,但由于56被关一个多月,已经落势,而土豆、优酷之前虽然双双都获融资,但在央视网授权期间,却都因监管问题而与广电牌照无缘,而酷6是唯一既获得奥运授权、获得广电牌照,而且又传有新融资到位的分享类厂商,也从侧面意味着分享类的旧有格局将有新的变化。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邮箱、搜索、资讯、IM、杀软被并列为基础性网络服务,后四者创造百度、新浪、腾讯、瑞星等较成功的IT网络公司,而邮箱市场的价值却一直未被深刻挖掘。
作为邮箱衍生产品的邮件客户端细分市场,Outlook是Microsoft office套装软件的组件之一,算是个附庸,而Foxmail也被腾讯收购,成为马化腾“IM+N”战略中的一枚棋子。
如今独立发展的也就是KooMail,一直以来关于KooMail被收购的传闻也是不绝于耳,这或许意味着这个行当最终的角色归宿就是被收购。
那么综观国内互联网巨头,谁收购KooMail才最有价值呢?笔者认为最有收购价值的买家分别是百度、网易和奇虎。
对百度而言,虽然推出了所谓的IM,但却没Hi起来,至今还没有强势的客户端,而面对对手Google mail的挑战,接招是迟早的事,如果收购了KooMail,能够很好的将搜索用户进行客户端化转移,如果能既做到IE为王,也能做到桌面为王,那就牛B大了;
对网易而言,其本身就是国内邮箱市场的巨头,不久前推出邮箱极速3.0正式版,已经逐渐突显出欲借助邮箱整合旗下所有产品的野心,如果收购了KooMail,无疑完成了邮箱自身的套件组合,既对其自身的产品型整合有利,而且有利于深刻挖掘原本属于邮箱行业,但却未被挖掘出来的商业价值;
对奇虎而言,360安全卫士歪打正着,越发成为公司主流产品,其思路仍旧是桌面为王,让越来越多的基础服务变成免费,既然连“免费杀软”都开始做了,为何不一并连邮件客户端也玩了,让自己的360安全卫士更强悍起来?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几日前,每半年统计一次的CNNIC互联网报告又出炉了,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具体到网吧领域,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报告,网吧行业的地位被整体提升,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半年时间内,在网吧上网的网民数量竟然增加了2800万人。这意味着,网吧在中国,仍旧扮演着互联网的启蒙圣地角色,仍旧是最便捷的触网络终端,仍旧星罗棋布的具有广阔的渠道价值;
其次,网吧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9918万人,这意味着全中国接近一半的网民是在网吧中感知资讯的平等、娱乐的快感以及地球是平的,意味着网吧仍旧是互联网用户的核心聚集地,意味着网吧的广告价值或媒体属性在加强;
最后,网吧网民以男性居多,占到63.3%。以年轻人居多,24岁及以下网民占到网吧网民的70.7%,比总体网民高了2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网吧内的群体仍旧属于低龄化,仍旧以娱乐消费为主,其用户的购买力仍旧有限。
一直以来,网吧行业的价值都没有被挖掘、整合出来,多少投资者都在这里折戟沉沙,梦想在这里破灭,现今从数据上看来,网吧的蛋糕依旧很诱人,但依旧不成熟,还没有到开香宾、切蛋糕庆祝的时候。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7月23日晚间,马云以邮件沟通的方式,向全体阿里系员工发出预警:“我的看法是,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接下来的冬天会比大家想象得更长!更寒冷!更复杂!我们准备过冬吧!”
从国际形式上看,美国次贷危机的波及影响仍旧在持续,粮食、石油、矿藏、自然灾害等危机一直困扰各国,而国内人民币的升值、国家出口退税幅度下降,以及潜在的通货膨胀,都导致国内中小外贸企业相比海外同行的整体价格竞争优势将越来越少。
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和国内竞争环境的残酷,对国内出口外贸型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业,必然会带来巨大压力。除大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外,在外贸出口业内部,也是竞争重重,几乎近18%的行业,如服装、汽车部件、厨卫、照明、视听、电脑等已完全进入残酷竞争的“红海”,这意味着即使大量出口,对国内外贸卖家而言,利润也不可观。
而“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危机,必然会波及B2B外贸平台,必然会波及国内的整个电子商务环境,这也是为什么阿里股价持续波动的根本所在,这也是为什么马云呼唤“希望大家忘掉股价的波动,记住客户第一!记住我们对客户,对社会,对同事,对股东和家人的长期承诺”,并确定“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原则”的根本动因。
多年来,我们对“中国制造”既爱又恨,爱的是它为我们带来了众多出口创利、解决了大批人员就业,但恨的却是,“中国制造”一直以来几乎等同于“廉价产品”。特别是经历过近一两年的产品质量、知识产权、民工保障、品牌缺失等危机后,“中国制造”大旗掩盖下的“世界工厂”似乎已经不再让我们能感到欣喜和冲动。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目前的寒冬期,全社会应扶持支持中小企业共度难关。因此马云式“冬天”,实质是“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危机,众多中小出口型企业,未来如何积极转型,尤其是寻找新的冷门行业蓝海,如何积极开辟亚、非、拉其它新兴市场,如何积极运用更便捷、低成本工具获得更多订单,如何练好内功,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资源和品牌实力,都或许是值得思考并给予实践的。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日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上海“文化论坛”表示:“互联网创业让创业、就业的门槛更低,惠及更多人,更好地解决了公平问题,应该重点保护,而不是变相收费扼杀。”
针对北京即将实行的网店工商登记收费管理,吴敬琏表示力挺淘宝,因为它促进了就业,降低了从业门槛,更重要的是降低了交易成本。
这让我想起了科思定理,该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产权权利分配是清楚的,没有交易成本,所有的外部性都可以通过当事人自由的谈判解决问题。如果满足上述条件满足,比如说没有交易成本,我们就只需要一个法律,那就是合同法,其它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而合同即契约,是当事人自由意思自治的表现,更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灵魂,互联网创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物理世界的场域,在这虚拟的世界中,使得沟通和交易的成本逐渐趋向于科思定理成立的条件,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如果对互联网进行监管,不是从促进科思定理条件成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很明显,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是在增加交易成本,增加沉没成本。
从社会契约理论角度看,行政权力是民众权利的一个契约式让度或授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天使,每个人都具有魔鬼的一面,所以才集体将权利交给第三方的政府来行使,以期避免人类进入“人与人的战争”。
行政权的无限扩张,一方面是权力本身就具有被无限滥用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是现代社会“守夜人”角色的异化。
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这意味着互联网的普及速度远远超过了行政管理者的思维,未来随着国内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传统生活会被彻底的一网打尽,电子商务的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电子商务就是保护和谐”才更准确。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zhaofujun@hotmail.com
QQ:43471982
mail:zhaofujun_1981@163.com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据《重庆商报》报道,市民侯小庆女士上网,意外发现在百度中,工商局这个名词被歪曲解释。在其属性解释中,含有乱收费、乱执法等含义。工商局作为市场经济的维护者,怎么会被网民做如此的歪曲呢?
近日,北京工商局一纸网店执照化《意见》,还未正式实施,就遭遇了网民和电子商务专家们的集体炮轰,尤其在挖掘出“名索网”这样的涉嫌官商勾结、实为牟利的站点后,针对工商局积极介入电子商务管理的架势,网民不由的惊呼“网络城管”来了。
迫于舆论压力,几日前,北京工商局特殊交易管理处处长王靖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备受争议的北京网店新规将不会强力推行,并承认新规欠妥,但却否认官商勾结。
尤其是针对北京市工商局关系企业名索网同时推出“网店名索验证”涉嫌政企不分官商勾结一事,王靖予以否认,称“北京市工商局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代理网络认证”。
无独有偶,今日又看到一则新闻:“7月17日上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网上开店要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北京首先进行试点,今后将进行全国范围推广。”
由于行政体系具有严格的上下级管理属性,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既然国家工商总局局长都如此表态了,或许北京工商局的网店执照化《意见》在8月1日之后仍要继续执行,而非王靖处长所表示的“不会强力推行”。
由于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常常会出现危机,“看不见的手”也常常会失灵,所以各国工商行政部门才借助国家机器,进行有效的人为干预,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有利补充,但如今国内的互联网应该说还处于自由、磅礴生长阶段,还未到国家积极干预的阶段。
由于我国网民总数才2.21亿,网络普及率仍旧很低,更由于2.21亿网民中,用户年龄偏低,总体而言,我国互联网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点从网店卖家仅有300万就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境下,工商部门武断的进行行政式管理,很可能成为中国网络电子商务经济的最大破坏者,而非构建者。
而对于涉嫌官商勾结的说法,名索网在其官方博客上发文章称:北京市工商局推出网店牌照与名索网发布网店认证,纯属巧合,并非可以操作。
但在其合作伙伴中“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政府部门赫赫在列。而且名索网号称“权威的工商企业搜索平台”,其直接来源于各地的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库(目前主要是北京市工商企业登记信息)。并早在2005年,其就是北京地区法院唯一认可的工商证明提供方。
这让我想起了分众无线,一方面,企业公众登记信息竟然被商业公司无端获得,甚至用来认证赢利;另一方面时不时的在宣传中挂各类国家机关之名狐假虎威,误导公众。
分众无线,据说已经裁撤员工,准备关张了,那么如今处于风口浪尖的名索网呢?难道还会继续狐假虎威并暴利下去?我们拭目以待。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IT业界颇受争议的周鸿祎及360安全卫士,近日发布了携带杀毒程序的360安全卫士5.0版,但很不幸的是,却再次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当年凭借流氓软件起家,到后来金盆洗手,力挺360安全卫士,杀死自己当年的“孩子”——3721上网助手;从开始做奇虎360时扬言“不会涉足杀毒领域”,到几日前,公然表态,自己“食言”,一个不按常规出牌的网络“枭雄”跃然纸上。
360免费杀毒,对网民而言是一个惊喜,但随后zol等媒体经过采访BitDefender后披露,360杀毒软件采用的是BitDefender内核。“360免费杀毒软件中采用的BitDefender在功能方面有‘缺失’,并非是‘全功能’的”,“并且没有通过国家病毒检测机构的检测,没有合格产品证书,包括没国家公安部通过的销售许可证。”
如果上述情况属实,那么360安全卫士向网民免费推出杀毒功能就不过是一个谎言,为什么呢?
首先,BitDefender并未与360安全卫士合作,后者未经授权就复制BitDefender于自己的商业软件平台,有侵权之嫌疑,拿侵权的东东糊弄网民说事,也太不拿网民当回事了;
其次,因为未经授权,而采用的BitDefender内核功能方面存在缺失,那么必然只能提供不完整的杀毒功能,这样的免费杀软,不用也罢;
再次,没有通过国家病毒检测机构的检测,没有合格产品证书,没公安部通过的销售许可证意味着不能商业性销售,也就意味着免费不过是被迫免费,而非初衷是免费;
最后,既然初衷并非是免费,而且360杀毒试用期仅一年,并设有明确的购买按钮,那么当时机成熟,具备商业化条件,凭周鸿祎“善变”的性格,仍旧可能进行收费,毕竟在商言商,怎么可能一切免费?
那么周鸿祎,此次是否又在借360推杀软而砸自己的脚呢?
360安全卫士5.0版中的杀软模块的真正面目到底是骡子?还是马?也该拉出来给网民溜溜了。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7月9日,中国雅虎在北京正式启动雅虎口碑生活服务新平台,至此,以分类信息为定位的雅虎口碑网正式起航,填补上了阿里巴巴集团生活服务类平台的空缺。
据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透露,自己参与了整个雅虎口碑页面的设计和创意,可见对该块业务的重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从零开始,你们谁愿意光着脚和雅虎一起创业?”,记得在2008中国雅虎创业年会上,金建杭如是号召,随之中国雅虎人响应甚众。
而原口碑网在李治国的领导下,本身就秉承了阿里系的创业精神,直到后来的回归,这种精神仍旧延续。
无论是中国雅虎的光脚文化,还是秉承阿里系的口碑网创业精神,都是创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破釜沉舟的奋斗精神,而今雅虎口碑的正式合并,意味着新创业、新奋斗的开始。
雅虎口碑做的是分类信息,是为生活服务网商服务的平台,借助中国雅虎在搜索、社区等方面的技术与运营经验,及原口碑网在生活服务领域的用户和商家积累,雅虎口碑未来的前景诱人。
那么雅虎口碑未来到底能凭分类信息抢食于谁呢?笔者认为会是百度和Google的搜索市场。
生活服务类网商群体,在中国数量庞大,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行业分工细致庞杂,而且呈本地化、区隔式存在,这就必然要求按照行业划分、地域划分、区隔划分而存在的综合式大分类信息站点平台的存在。
这些网商群体,由于基本属于中小企业,投不起品牌广告,之前大部分投了搜索类竞价广告,但随着百度、Google搜索竞价无效点击的增加,尤其是不久前,瑞星发出警告,“Clicker”(点击器)类病毒正严重干扰互联网“点击付费”,甚至会毁灭这一网络搜索广告的美好前景,这些都让生活服务网商群体对搜索类广告投放的信心在减少。
雅虎口碑由于以分类信息的形式,契合了生活服务类网商展示、投放需求,而且也契合了广大消费者对本地化生活服务信息的即时、精准性查询需求,相关广告价值必然不断增加,可以说生活服务网商平台属性给了雅虎口碑信心,而百度、Google等搜索竞价广告无效点击、欺诈点击的增多,更是给了雅虎口碑机会。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互联网,天生具备媒体属性,同时天生也具备商务属性,正因为如此,才能创造门户与电子商务模式的长期生存,也正因为如此,才能够产生大量的网编群体与网商群体。
网民—网友—网商的趋势性变化,让国内互联网经济仅用十余年时间就创造近二十家上市公司,由于互联网在国内的存在时间并不长,是个新事物,是技术和需求驱动型的发展轨迹,这就要求立法者或执法者应该保持中立、开放的心态,而不应该简单套用传统的管理型法来监管互联网。
最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规定从8月1日起除“在互联网上出售、置换自用物品,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等之外,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经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网上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今后北京地区网店卖家,需要被严格物理监管起来。
从法律规则的发展阶段上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定位于管理型法,而非自治型法或回应型法。规则的提升和演变如果有规律的话本应该是一个从民间法到国家法,从专制型法(管理型法)到自治型法再到回应型法的趋势。专制型法(管理型法)是法的低级阶段,是一种有罪推定、压制型的规则,不是以一种行业促进或者服务为目的的规则。
美国斯坦福大学Darrel Menthe博士曾互联网“第四国际空间”理论,大意为:网络类似于南极洲,太空和公海这三大国际空间之外的第四国际空间。因此也不应该以某主权国家的法律规则来区域性治理,甚至应该避免传统行政权的干预。如果说这种观点有点偏激的话,但却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路,即行政官僚面对互联网创造的虚拟世界,不应该仍旧用传统的一套来强行套用。
据网友披露,一家名为名索网的企业信息查询网站,实质是北京市工商部门权力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商业站点,而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网店的规定,让我想起了国内网吧行业的监管历程,当年四部委联合出台的,作为行业促进法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仅因一场人为纵火“蓝极速网吧火灾事件”而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专制型法(管理型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随后众多执法者手捧此管理“圣经”,对网吧行业进行了为期几年的运动式、非常规、非理性、捞利益式执法,结果让中国互联网的启蒙圣地、本应最有价值的IT产业链渠道终端——网吧,几乎丧失了本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成为社会诟病之所在,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后期的政府推进型连锁化,用了近四年时间仍旧印证了失败,“10+3”连锁策略早已如过眼云烟……
因此,笔者并不反对监管部门对电子商务甚至互联网行业积极立法干预,但结合现今情况,笔者希望出台的是行业自治型或行业促进型法,而非简单的专制型法(管理型法),否则必然是弊大于利。
出处:网吧帝国网 作者:赵福军
听闻贺卫方教授即将离开北大法学院,去浙大继续自己的法治历程,甚是感慨。
应该说7、8年前,我最早接触法学这门神圣古老的学科时,最早听、读到并特别喜欢的法律学者是苏力、梁志平和贺卫方三位老师。
苏力老师提供的是思路与视野的开阔,让你发现法律原来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屡的联系,现代的法治竟然能够在本土资源,或身边的琐碎生活中找到丰富的注角与脚本,甚至用知识考古学去寻根究底,他们竟然存在一定的同宗同源的相似性;
梁志平老师带给我的却是一个尘封已久的古代法世界,在那里法意与人情盘根纠错,他用著作引导你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探究一个个关于“礼入于法、神道设教、法中之儒、诏不当坐、经义决狱、诸法合体、诗可以为治……”的故事;
而贺卫方老师,我更愿意将其看做是一个中国特色法治背景下的游吟学者,其不甘做一个书斋中的“呆子”,而是用自己的脚步和精彩绝伦的讲演,演绎着他心目中的法治、宪政精义和梦想,向我们普及和灌输着法治的基本理念和精神,这种游吟,是潜移默化的,是沁人心脾,甚至令人拍案叫绝,比起些须学者只图寻章摘句、皓首穷经、图个虚名,或许来的更实际、对社会进步更有用。
记得十年前,在听闻贺卫方老师将投奔清华之时,何兵老师曾写了一封感情深挚的强文,以做十二万分之挽留,摘录如下:
北大固然有弊,但同等制度之下,清华又能如何?今清华因窘乏贤才而献媚于先生,然诗云:“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静夜思之,躬自悼矣”。先生今日所感于北大者,或许就是明日所憾于清华者。北大之后,尚有清华,然清华之后,又当何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千年的古训,先生何不一思?
先生自入北大以来,检视古典,传递西学,“军转”妙论一出,天下英雄折腰。苏力的“宏论”与先生之“清谈”已成本系双景,交相辉映。苏力先生称,当其游学归来之初,一度感到学术上的孤寂,是先生们的出现使其有“找到学术家园的感觉”,而今先生又欲离去,难道“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终将是苏力先生的宿命?合则两全,离则两伤,鲁迅先生沉痛之语,先生何不再思?
先生堂上为师,堂下为友,亦庄亦谐,“妙传”多多。先生为大鱼,我等为小鱼,同游正酣,大鱼突欲离去,则小鱼又当如何?此请先生三思。
如此师生情分,如此感情真挚的挽留信,我想如今的北大学子们已经不可能再写的出了,十年一个小小的轮回,也意味着一个小小的时代的结束,衷心祝愿贺卫方老师在浙大能够继续自己的法治游吟之路。